第一章 地热发电行业概述
1.1 地热发电的基本概念
1.1.1 地热发电的定义与原理
1.1.2 地热资源分类
1.1.3 地热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体系中的独特优势
1.2 全球地热发电发展现状
1.2.1 全球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及区域分布
1.2.2 主要国家地热政策比较
1.2.3 国际地热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1.3 中国地热发电发展历程
1.3.1 中国地热勘探开发历史沿革
1.3.2 政策支持体系演变
1.3.3 典型地热电站建设经验总结
第二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1 国家层面政策分析
2.1.1 "双碳"目标下的地热产业定位
2.1.2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五五"规划要点
2.1.3 地热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演变
2.2 地方层面政策分析
2.2.1 重点省份地热开发规划
2.2.2 雄安新区地热利用示范政策
2.2.3 地方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
2.3 行业标准与监管体系
2.3.1 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标准
2.3.2 地热发电并网技术要求
2.3.3 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第三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3.1 宏观经济对行业的影响
3.1.1 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
3.1.2 电力市场化改革影响
3.1.3 基建投资拉动效应
3.2 投融资环境分析
3.2.1 项目融资模式创新
3.2.2 风险投资与产业基金进入
3.2.3 投资回报周期与收益率分析
3.3 国际贸易与技术合作
3.3.1 关键设备进口依赖度
3.3.2 "一带一路"地热合作项目
3.3.3 国际技术转让与联合研发
第四章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与潜力评估
4.1 资源分布特征
4.1.1 主要地热带分布
4.1.2 水热型资源储量与品质
4.1.3 干热岩资源潜力与靶区
4.2 资源勘查进展
4.2.1 国家地热资源调查项目
4.2.2 重点区域勘探成果
4.2.3 资源评价方法与模型创新
4.3 开发潜力分析
4.3.1 技术可开发量
4.3.2 经济可开发量
4.3.3 环境约束与社会接受度
第五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5.1 常规地热发电技术
5.1.1 闪蒸发电技术成熟度
5.1.2 双循环发电技术突破
5.1.3 热电联产系统优化
5.2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
5.2.1 中国egs技术研发进展
5.2.2 干热岩开发示范项目
5.2.3 储层改造关键技术
5.3 前沿技术探索
5.3.1 超临界地热发电
5.3.2 地热-光伏混合系统
5.3.3 小型模块化地热电站
第六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市场规模与结构
6.1 行业总体规模
6.1.1 装机容量及增长趋势
6.1.2 发电量及利用率
6.1.3 行业投资规模
6.2 市场结构分析
6.2.1 技术类型构成
6.2.2 区域分布格局
6.2.3 企业竞争态势
6.3 供需平衡分析
6.3.1 基荷电力供应能力
6.3.2 电网消纳条件
6.3.3 调峰辅助服务
第七章 中国水热型地热发电发展分析
7.1 发展现状
7.1.1 已建电站运营情况
7.1.2 在建项目进展
7.1.3 主要技术路线
7.2 产业链分析
7.2.1 资源勘探与评估
7.2.2 电站设计与建设
7.2.3 运营与维护
7.3 发展趋势
7.3.1 效率提升路径
7.3.2 环境保护创新
7.3.3 综合利用模式
第八章 中国干热岩发电技术发展分析
8.1 技术研发现状
8.1.1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8.1.2 示范工程建设进展
8.1.3 关键技术突破
8.2 商业化前景
8.2.1 成本下降路径
8.2.2 规模化应用条件
8.2.3 政策支持需求
8.3 国际经验借鉴
8.3.1 美国forge项目
8.3.2 欧洲egs技术
8.3.3 日本超临界地热
第九章 中国地热发电装备制造业分析
9.1 涡轮发电机组
9.1.1 国产化率分析
9.1.2 主要生产企业
9.1.3 技术参数比较
9.2 换热器与冷凝系统
9.2.1 耐腐蚀材料应用
9.2.2 效率提升技术
9.2.3 模块化设计
9.3 钻探与完井设备
9.3.1 高温钻机技术
9.3.2 井下工具创新
9.3.3 成本控制策略
第十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10.1 西藏地区
10.1.1 资源禀赋优势
10.1.2 羊八井电站经验
10.1.3 发展规划与挑战
10.2 云南地区
10.2.1 地热资源特点
10.2.2 开发模式创新
10.2.3 跨境合作潜力
10.3 华北地区
10.3.1 中低温发电技术
10.3.2 热电联产应用
10.3.3 雄安新区示范
第十一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环境影响分析
11.1 正面环境效益
11.1.1 碳减排贡献测算
11.1.2 替代化石能源效果
11.1.3 生态保护协同效应
11.2 潜在环境影响
11.2.1 流体排放控制
11.2.2 地面沉降风险
11.2.3 诱发地震监测
11.3 可持续发展策略
11.3.1 回灌技术优化
11.3.2 环境影响最小化
11.3.3 社区参与机制
第十二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热电联产模式
12.1 发展现状
12.1.1 典型项目分析
12.1.2 能源利用效率
12.1.3 经济效益评估
12.2 技术路线
12.2.1 发电-供热平衡
12.2.2 季节性调节
12.2.3 系统集成优化
12.3 应用前景
12.3.1 北方清洁供暖
12.3.2 工业园区供能
12.3.3 乡村振兴项目
第十三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国际合作分析
13.1 技术引进与合作
13.1.1 关键设备进口
13.1.2 联合研发中心
13.1.3 人才交流计划
13.2 "一带一路"项目
13.2.1 东南亚市场开发
13.2.2 非洲地热勘探
13.2.3 工程服务输出
13.3 国际组织参与
13.3.1 国际地热协会合作
13.3.2 标准体系对接
13.3.3 碳减排方法学
第十四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
14.1 智能电站建设
14.1.1 数字孪生技术
14.1.2 预测性维护
14.1.3 远程监控系统
14.2 大数据应用
14.2.1 资源评估模型
14.2.2 发电效率优化
14.2.3 设备健康管理
14.3 区块链技术
14.3.1 绿电溯源认证
14.3.2 碳资产交易
14.3.3 供应链管理
第十五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esg分析
15.1 环境绩效
15.1.1 碳足迹分析
15.1.2 资源可持续性
15.1.3 生态保护措施
15.2 社会责任
15.2.1 社区共享机制
15.2.2 就业创造效应
15.2.3 利益相关方参与
15.3 公司治理
15.3.1 合规管理体系
15.3.2 风险管理框架
15.3.3 信息披露质量
第十六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未来技术突破
16.1 超临界地热技术
16.1.1 国际研究前沿
16.1.2 中国研发规划
16.1.3 商业化路径
16.2 混合能源系统
16.2.1 地热-光伏互补
16.2.2 地热-储能集成
16.2.3 多能联供系统
16.3 新材料应用
16.3.1 耐高温材料
16.3.2 防腐涂层技术
16.3.3 高效换热材料
第十七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商业模式创新
17.1 绿电交易模式
17.1.1 市场化交易机制
17.1.2 绿证与碳交易
17.1.3 长期购电协议
17.2 综合能源服务
17.2.1 区域能源供应商
17.2.2 能源托管服务
17.2.3 增值业务开发
17.3 金融创新
17.3.1 项目融资模式
17.3.2 资产证券化
17.3.3 风险分担机制
第十八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标准体系
18.1 技术标准
18.1.1 勘探开发标准
18.1.2 电站设计规范
18.1.3 设备性能要求
18.2 检测认证
18.2.1 资源评价方法
18.2.2 电站性能测试
18.2.3 环保监测标准
18.3 行业规范
18.3.1 安全生产规程
18.3.2 运营维护指南
18.3.3 职业健康标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风险管理
19.1 资源风险
19.1.1 勘探成功率不确定性
19.1.2 储层性能衰减风险
19.1.3 回灌效果不佳风险
19.1.4 资源评估误差风险
19.2 技术与工程风险
19.2.1 egs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
19.2.2 高温井下设备故障率
19.2.3 钻井工程难度与成本超支
19.3 市场与政策风险
19.3.1 上网电价政策变动
19.3.2 漫长投资回报周期
19.3.3 与其他基荷能源的竞争
第二十章 中国地热发电行业典型案例
20.1 西藏羊八井电站
20.1.1 项目概况
20.1.2 技术特点
20.1.3 运营经验
20.2 云南瑞丽项目
20.2.1 边境地区开发
20.2.2 综合利用模式
20.2.3 环保措施
20.3 华北示范项目
20.3.1 中低温发电
20.3.2 热电联产
20.3.3 城市应用
第二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21.1 研究结论
21.1.1 行业发展阶段
21.1.2 关键成功因素
21.1.3 未来趋势判断
21.2 发展建议
21.2.1 对政府建议
21.2.2 对企业建议
21.2.3 对投资者建议
21.3 研究展望
21.3.1 技术突破方向
21.3.2 政策完善空间
21.3.3 市场增长潜力
图表目录
图表:2025-2031年中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预测
图表:中国地热资源分布示意图
图表:全球地热发电技术路线比较
图表:地热发电项目投资回报分析模型
图表:不同类型地热电站效率对比
图表:egs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表:地热发电碳减排贡献测算
图表:热电联产能源利用流程
图表:数字化地热电站系统架构
图表:地热行业esg评估指标体系
图表:超临界地热技术路线图
图表:地热发电商业模式创新矩阵
图表:地热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图表:典型地热电站技术参数
图表:地热发电政策支持体系








